首页 >资讯参考 >

当前滚动:电商直播为“苗侗山珍”插上腾飞的翅膀——黔东南州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侧记

发布日期:2023-04-14 01:30:31 来源:天眼新闻 分享

凯里红酸汤、岑巩思州柚、施秉太子参、从江香禾糯……在黔东南州电商主播凤国香的直播间里,“苗侗山珍”随着一张张订单正忙碌地销往全国各地。


(资料图)

近年来,黔东南州围绕电子商务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积极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主体,优化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环境,推动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。为藏在深山人未知的“苗侗山珍”农特产品打开了网销全国的“绿色通道”,鼓起了当地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
“以前田里的香禾糯一熟,我就开始犯愁,既愁销路,又担心卖不出好价钱。”村民孟跃明说,“现在不一样了,有了电商直播,不愁销路,合作社按稻谷每斤3.5元的价格收购,去年香禾糯收割后,稳稳当当就赚了一笔。”

孟跃明是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宰转村的村民。去年,得益于黔东南州农村电商的发展,在村里合作社的帮助下,他种植的香禾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,不到两天的时间就销售一空。

他所在的翠里瑶族壮族乡,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地带,境内山高谷深,气候宜人,除了香禾糯外,还有多种中药材、枞树菌、蕨类等优质特色“山珍”。

“春卖笋、夏卖蕨、秋售橘、冬销米……”说起家乡的季节新货从江县侗族小伙吴远刚如数家珍。凭借一部联网手机,随时直播就把家乡的特色“土货”卖出了山门。

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,吴远刚找到一条致富新路。他创办的贵州吉高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仅用3年的时间实现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,成为黔东南州第一家电子商务限上企业。带动当地5个合作社1000余名群众致富,“苗侗山珍”农特产品年销售300余吨。

为了让电子商务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,黔东南州以“部门引培、企业带动、创新平台”的方式,通过引进和培育,  打造了一批电商企业和团队。黔东南州像吴远刚一样从事电子商务的示范企业就培育了160家,限上企业4家。

“政府免费提供办公场地、办公设施等优惠政策……”在吴远刚看来,创业初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,能顺利解决,都离不开政府一系列的扶持政策。

黔东南州紧紧抓住“信息和物流”两个关键要素,突破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“硬瓶颈”,补齐短板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。已建成1个凯里枢纽仓和11个县级云仓,形成了“乡村集货、云仓集单、数据互通、统仓共配”的电商供应链云仓体系,打通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“围绕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,我们积极探索农村电商‘新三变(手机变新农具、数据变新农资、直播变新农活)’模式,鼓励和扶持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农民参与电子商务创业。”黔东南州商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廖永伦介绍,“黔东南州培育了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等一批电商产业园、14个县级电商直播基地和粉丝量达50万以上的网红70余名。”

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孕育出了黔东南州“苗侗山珍”系列产品,依托农村电商推动了“农民就地就业、资源就地增值、农村就地致富”三个就地化,让当地群众充分尝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甜头。

黔东南州的农村电子商务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,培育了一批互联网时代的“新农人”和电商创业的“新网民”,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。

据统计,2022年,黔东南州网络零售额实现35.60亿元,同比增速60.83%,总量全省排名第4;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5.93亿元,同比增速44.07%,总量全省排名第4。跨境电商实现“零突破”,完成280万元。黔东南州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,为“苗侗山珍”插上了腾飞的翅膀,带动全州乡村产业兴旺,百姓增收致富,乡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图景。

通讯员 吴寿静

编辑 蒋鸿琪

标签: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2 东方兽药网 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